- 使用前的准备
- 给网关接上的SMA头接上天线;
- 给网关模块接上12V电源适配器;
- 使用USB-B连接线连接网关(本地直连应用)或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连网应用);
本地直连应用
连网应用
- 选择数据输入输出路径(只要设置一次,模块会掉电保存);
短按按键,红灯双闪,表示串口切到以太网模块,并通过RJ45接口输出;
短按按键,蓝灯双闪,表示串口切到USB转串口芯片,并通过USB接口输出;
- 使用USB接口作为数据输入输出路径时
-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参数设置为230400,8,N,1
打开串口后,根据文件《采集网络网关参数设置和通信协议 v1.0》里的协议格式发送设置命令可修改网关的参数。
- 查看收到数据
给测温节点上电,节点正常工作后会按照设置的间隔定时上传测量到的传感器数据。
- 使用RJ45接口作为数据输入输出路径时
- 设置网关信息(只要设置一次)
打开软件 USR-M0_V2.2.5.8.exe ;
打开后如下图:
点击搜索设备
点击搜索到的设备后,修改以下参数:
- 设置模块的静态IP(注意不要和局域网的的其它主机冲突)
- 设置网关IP(根据所连接的路由器设置)
- 设置模块串口波特率为230400
- 设置模块的工作方式为TCP Client, 目标IP为所要连接的服务器地址,图中只是示例。
- 设置远程端口,也就是服务器的端口,图中只是示例。
- 使用网络调试助手模拟服务器
打开网络调试助手
打开后如下图:
设置本机作为TCP服务器,协议类型选择TCP Server,主机地址保持默认,端口设为网关中设置的远程端口。
打开后,收到节点数据输出如下:
- 解析收到的数据
不管用的的是哪种数据输入输出方式,两者使用的设置命令和通信协议都是一样的。
收到数据后解析数据的格式请参考《采集网络网关参数设置和通信协议 v1.0》
- 给网关添加节点
一个网络的形成由3个参数决定,分别为 频率通道(rf_channel),速率(data_rate)和网关ID(GW_ID)。只有当节点的这3个参数和网关的一致才能和网关通信。因此,只要把所有需要和该网关通信的节点的以上3个参数设成和网关的一样,那么就相当于节点加入了以这个网关为中心的网络。为了区分该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还需要给每个节点设置一个唯一的ID,即Node_ID。
- 设置网关的 频率通道(rf_channel),速率(data_rate)和网关ID(GW_ID)新建一个子网
设置网关ID(GW_ID)
send (HEX): 24 84 01 01 AA
reply(HEX): 24 84 02 4F 4B 44
设置无线通道(rf_channel)
send (HEX): 24 85 01 01 AB
reply(HEX): 24 85 02 4F 4B 45
设置无线速率(data_rate)
send (HEX): 24 86 01 01 AC
reply(HEX): 24 86 02 4F 4B 46
说明:具体协议参考《采集网络网关参数设置和通信协议 v1.0》
- 设置节点的 频率通道(rf_channel),速率(data_rate)和网关ID(GW_ID)加入以网关为中心的子网
长按节点上的SET按键3s让节点进入设置模式,通过网关发送以下指令进行修改
再次长按节点上的SET按键3s让节点退出设置模式。
退出设置模式后节点将按新设置的参数工作。
- 修改总节点数(nodes_total)和轮询间隔(poll_interval)
因为poll_interval除以 nodes_total向下取整得出的为相邻两节点的发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最小间隔为1秒。所以,当节点数增加时,轮询间隔也要相应增加以确保相邻两节点的发射时间间隔至少1秒。例如,poll_interval = 64,nodes_total = 64,则 1号节点和2号节点的发射时间间隔为1秒。当poll_interval = 128,nodes_total = 64,则 1号节点和2号节点的发射时间间隔为2秒。
修改轮询间隔(poll_interval)的命令为:
修改总节点数(nodes_total)的命令为:
这两个参数设置后,节点要等到下一次通信后才会被同步到节点,如果要加快同步,可以让节点重新上电,上电后节点会和网关进行一次通信。
说明:同一个子网中的所有节点的这两个参数都是相同的,由网关自动同步给所有节点的。单独修改某一节点的这两个参数是没意义的,因为最终也会被网关上设置的值覆盖。
- 网关固件升级
如果需要对网关进行固件升级请参考文件《网关和节点固件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