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中,LoRa一直是“低功耗、远距离”的代名词。人们常常惊叹于它“几公里通信距离”“数年电池续航”的特性,但真正了解其背后原理的人并不多。很多人会认为这完全是硬件功耗低、发射功率优化的结果,事实上,这只是LoRa技术优势的一部分。
LoRa之所以能在能源有限的设备中保持超长续航,核心秘密藏在它的通信协议——LoRaWAN的MAC层机制之中。

一、功耗的本质:让无线通信“少说话”
无线通信的能耗主要来自两部分:数据传输和通信等待。
传统无线方案(如Wi-Fi、蜂窝4G)在这两方面的能耗都很高:它们需要频繁地握手、保持连接状态,即使在没有数据传输时,也要定期发送心跳包保持链路活跃。
而LoRa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逻辑——它让终端“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只在必要时醒来”。
设备在休眠期间,几乎不消耗电流;一旦需要上报数据(如温湿度、设备状态等),才会短暂唤醒,完成发送与接收后立即再次休眠。正是这种“事件触发”的工作模式,让LoRa设备可以做到年级别的电池寿命。
二、LoRaWAN协议的设计:三种设备类型,三种功耗策略
LoRaWAN协议在MAC层定义了三种设备类型(Class A / B / C),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能耗与通信能力平衡方式。
Class A:极致低功耗的异步通信模式
Class A 是 LoRaWAN 协议中功耗最低的设备类型,专为电池供电的终端设计。
其通信机制类似于“寄信”过程:设备在需要时主动发送一条上行数据,随后打开两个极短的接收窗口,等待服务器是否下发指令。如果未收到下行数据,设备便立即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通信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终端完全自主控制唤醒时机,无需持续监听信道,从而显著降低能耗。
以思为无线(以下简称我司)打造的智能抄表系统为例,抄表终端通常只需每天或每隔一定时间主动上传一次数据,无需与服务器保持实时连接。Class A 模式允许终端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平均功耗极低,非常契合这类周期性上报、低频通信的应用需求。
在具体实施中,LoRa 方案可结合 GPRS 或以太网等回传方式,通过单个网关即可集中管理和转发数百只电表的数据,实现远距离、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抄表系统。

Class B:兼顾实时性与能耗的定时聆听模式
Class B 是Class A的进阶版。它在异步通信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时Beacon信号同步机制。
设备会按照网关发出的Beacon节奏,定期“醒来”打开接收窗口,从而让网关有更多机会下发指令,实现“准双向通信”。这种模式的功耗要高于Class A,但在控制性上有明显提升。
典型应用如我司提供的加油站数据采集方案,以加油站数据采集系统为例,其设备通常需要定时上传油罐液位、流量及温度等运行数据,同时还需在特定情况下及时接收平台的控制指令,如油枪启停、参数校正或告警清除。
这类应用既要求通信具备一定的实时性,又需保证现场终端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Class C:持续监听的实时通信模式
Class C 模式几乎始终保持接收窗口开启,仅在发送数据的瞬间暂时关闭,因此具备极高的实时性。这类设备通常由外部电源供电,对能耗要求不高,更注重通信的即时响应能力。
以我司的医院报警系统方案为例,该方案基于 LoRa Class C 模式 设计,充分利用其“持续监听”的特性,实现高实时性与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
- 硬件方案
系统由多种功能模块组成:
- 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的运动状态或跌倒信息;
- 4G 模块:负责手环与中继节点之间的紧急求救信号传输;
- Beacon 模块:用于室内定位与区域识别;
- LoRa 模块:承担中继至网关间的数据传输,实现院区级的远距离无线覆盖。
- 软件功能
- 定位功能:手环在患者移动时定时上报位置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握患者分布;
- 报警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或患者主动求助时,终端立即发送告警信息,平台可结合定位信息快速派出支援;
- 心跳包功能:定时上报设备电量、状态等信息,确保设备运行可监控;
- 参数可配置:支持上报间隔、灵敏度、通信距离等参数的自定义设置,方便不同病区的灵活部署。

在 Class C 模式下,终端几乎持续开启接收窗口,可即时响应网关或服务器下发的指令。
这一特性与医院场景的需求高度契合——报警信号、设备状态变更、紧急联动控制都要求毫秒级响应。
同时,由于医院环境中供电条件稳定,设备可长时间保持在线而无需考虑电池续航问题,从而充分发挥 Class C 模式的实时通信优势,保障医疗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即时性。
LoRaWAN三种设备类型典型应用对比表
|
设备类型 |
通信特性 |
功耗表现 |
典型应用场景 |
代表方案说明 |
|
Class A |
终端主动上报数据,发送后短暂打开接收窗口;无下行时立即休眠。 |
★★★★★ |
无线抄表 / 环境监测 / 智慧农业传感 |
终端仅在上报周期唤醒一次; |
|
Class B |
在Class A基础上增加定时Beacon同步机制;终端可周期性接收网关指令。 |
★★★★☆ |
加油站监测 / 能源采集 / 智慧照明 |
设备需周期性接收控制命令; |
|
Class C |
几乎一直保持接收窗口,仅在发射数据时短暂关闭。 |
★★☆☆☆ |
医院报警系统 / 工业控制 / 智能安防 |
终端实时接收指令; |
综合来看,LoRa 技术通过 Class A、Class B 与 Class C 三种通信模式,构建了从“极致低功耗”到“高实时响应”的完整体系。在实际部署中,无线方案商通过灵活搭配各类模式,使系统既能满足终端节点的超低功耗需求,又能兼顾网络的实时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