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GHz无线通信技术以其低功耗、强穿透、远距离等优势,成为众多应用场景中的理想选择。从智能抄表到远程监控,从农业物联到智慧城市,Sub-GHz技术正悄然支撑起万物互联的通信底座。
什么是Sub-GHz无线通信?
Sub-GHz是指频率低于1GHz的无线通信频段,主要包括433MHz、470MHz、868MHz、915MHz等。相比2.4GHz频段,Sub-GHz波长更长、衰减更小,更适合远距离、低带宽的数据传输。
常见的Sub-GHz通信协议包括:LoRa,Sigfox,Sub-GHz Wi-Fi等。
Sub-GHz无线通信还具有以下优点:
在运行功耗方面,Sub-GHz可凭借其在低频率下的无线传播特性减少信号的传输能耗。
在传输距离方面,Sub-GHz可实现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通信距离,可减少基础设施部署成本,满足大规模、广覆盖的物联网组网需求。
在通信质量方面,由于工作在较低的频段,Sub-GHz无线通信受到的干扰较少,能够更好地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在Sub-GHz无线通信领域,LoRa和FSK是两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制技术。LoRa是一种基于扩频调制的远距离通信技术,结合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前向纠错编码,具备传输距离远、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和通信可靠性高等优势,特别适合物联网等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
FSK技术则是一种基于频率偏移的调制方式,它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位。具备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更适用于短距离、高速率的数据通信场景。
在Sub-GHz无线通信领域,思为无线的LoRa1120和LoRa1121无线通信模块是两款备受瞩目的通信产品。都在Sub-GHz无线通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LoRa1120通信模块的核心特点
多频段覆盖,通信更灵活:LoRa1120支持Sub-GHz(433/470/868/915MHz)、2.4GHz及S频段(1.9GHz–2.2GHz)卫星通信S频段。
低功耗定位技术:模块内嵌GNSS与Wi-Fi扫描功能,可在不同场景下智能切换定位方式,实现低功耗状态下的持续定位,非常适用于对电池寿命敏感的应用场景。
支持多系统混合定位:LoRa1120兼容GPS与北斗系统,并结合GNSS与Wi-Fi的协同定位机制,提升定位速度与准确性,为复杂环境下的物联网设备提供更高稳定性。
地面与卫星通信:模块实现地面与卫星通信网络无缝切换,定位运算依托LoRa Cloud云平台完成。
LoRa1121系列无线通信模块一款超低功耗,支持Sub-GHz,2.4G和卫星连接的S频段的远程LoRa收发器,兼容LoRa、(G)FSK、LR-FHSS调制,支持LoRaWAN与Sigfox协议。凭借极高的接收灵敏度和可调的发射功率,LoRa1121在空旷环境中可实现超过5公里的稳定通信。模块集成静电保护、加密功能,并采用小型邮票孔封装,便于嵌入各类终端设备,在追求低功耗与高可靠性的无线应用场景中表现尤为出色。
综上所述,Sub-GHz无线通信以其独特的频段优势和卓越的通信性能,正在为物联网的大规模部署提供坚实支撑。从通信原理、核心调制技术到典型模块的实际表现,LoRa1120与LoRa1121不仅体现了Sub-GHz技术在低功耗与远距离应用中的强大能力,也展示了其在多场景、多网络融合中的广阔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