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将整合并分析RF125系列各模块的关键技术参数,为系统设计和模块选型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是电源设计和功耗预算的基础。
发射模块 (Transmitters):
- RF125-TX:工作电压范围为12V至30V。在12V供电时,典型工作电流小于300mA。宽电压范围和较高的工作电流表明其内部驱动电路功率较强,以支持远距离发射。
- RF125-TX2:工作电压范围为9V至12V。其电压范围更窄,适用于标准直流电源供电的场合。
接收模块 (Receivers):
- RF125-RX / RF125-RA:工作电压范围为5V至3.6V,典型值为3.3V,非常适合由纽扣电池或单节锂电池供电。
其功耗表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亮点:
- 接收电流(靠近发射机时):<3mA。这是模块在被成功唤醒并进行数据解码和输出时的工作电流。
- 侦听电流(无发射数据时):<9μA。这是模块在低功耗“嗅探”模式下的待机电流。这个低于10微安的指标是实现电池供电设备长续航的决定性因素。
射频性能
射频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通信能力和可靠性。
- 通信距离:在与配套模块配合使用时,通信距离大于5米。这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在PKE和区域定位应用中,它定义了有效的作用范围。
- 接收机载波频率范围:15KHz至150KHz。虽然整个系统优化用于125KHz,但接收芯片本身支持更宽的频率范围,这为一些特殊频率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 接收灵敏度:80uVRMS。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灵敏度指标。接收灵敏度衡量了接收机能够可靠解调的最低信号强度。80uVRMS的水平意味着接收机能够从非常微弱的信号中识别出有效数据,这是实现大于5米通信距离的技术基础。
环境耐受性
- 工作温度范围:所有模块均为-40°C至85°C。
- 存储温度范围:-40°C至125°C。
这一宽泛的工业级温度范围确保了RF125系列能够在户外、车载以及各种严苛的工业环境中稳定工作。
表1:RF125系列核心技术规格
参数 |
RF125-TX |
RF125-TX2 |
RF125-RX / RF125-RA |
单位 |
条件 |
电压参数 |
|
|
|
|
|
工作电压 |
12 ~ 30 |
9 ~ 12 |
2.5 ~ 3.6 |
V |
|
电流参数 |
|
|
|
|
|
工作电流 |
< 300 |
- |
< 3 |
mA |
"@12V (TX), 靠近发射机 (RX)" |
侦听电流 |
- |
- |
< 9 |
μA |
无发射数据 |
射频参数 |
|
|
|
|
|
通讯距离 |
> 5 |
> 5 |
> 5 |
m |
与配套模块配合 |
接收灵敏度 |
- |
- |
80 |
μVRMS |
|
温度参数 |
|
|
|
|
|
工作温度 |
-40 ~ 85 |
-40 ~ 85 |
-40 ~ 85 |
°C |
|
存储温度 |
-40 ~ 125 |
-40 ~ 125 |
-40 ~ 125 |
°C |
|
性能参数背后的设计考量
RF125-RX/RA模块同时实现了极低的待机功耗(<9μA)和极高的接收灵敏度(80μVRMS),这在射频设计中通常是一对矛盾。高灵敏度往往需要接收机的前端放大器和其他电路工作在较高的偏置电流下,以获得更好的信噪比,但这会显著增加功耗。RF125系统能够同时达成这两个目标,其背后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级功耗优化策略。
该策略的实现可以从物理层协议和模块的硬件行为中找到线索。首先,RF125-TX的物理层传输协议帧以一段长达2.688ms至4.96ms的连续载波信号开始。这段长载波并非用于传输数据,而是作为一种低复杂度的“唤醒前导码”。接收机在低功耗侦听模式下,并不需要运行复杂的数字解调电路,而可能仅通过一个极低功耗的包络检波器或能量检测器来“嗅探”空中是否存在这种特定频率的能量。一旦检测到持续时间超过阈值的载波能量,接收机内部的电源管理单元才会唤醒主解调电路、MCU等高功耗部分,准备接收后续的真正数据包。这种“分步唤醒”机制是实现亚10微安级待机功耗的关键。
其次,在接收机成功解码一个有效的数据包后,其WAKE UP引脚会输出一个长达50ms的高电平脉冲。这个时长并非随意设定。对于一个处于深度睡眠(例如STOP或DEEPSLEEP模式)的外部主控MCU,从接收到唤醒信号到其内部时钟(如PLL)稳定并开始执行代码,可能需要数毫秒到数十毫秒的时间。这50ms的脉冲提供了一个非常宽裕的时间窗口,确保了即使是最慢的MCU也能被可靠地唤醒,并准备好通过UART接收紧随其后的数据。
因此,从RF协议的帧头设计,到接收机的内部嗅探机制,再到与主控MCU的硬件握手信号,整个RF125系统展现了一种整体性的设计思想:一切都为了在保证可靠唤醒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接收端的平均功耗。集成该模块的工程师需理解并配合这一架构,例如,应将主控MCU的唤醒源设置为WAKE UP引脚的上升沿触发,并在唤醒后立即准备接收UART数据,才能真正发挥出该系统的低功耗优势。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系列: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一):RF125系列技术概述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二):技术参数与规格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三):硬件集成与电路设计指南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四):串行通信与配置协议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五):功能与操作模式
RF125系列125KHz无线模块解说(六):RF物理层传输协议深度解析及总结